------少年軍校家長課堂側記
為幫助更多的家庭走出教育孩子的誤區,西典心理少年軍校于4月29日在星火路社區開辦了2018年第四期家長心理課堂。
主持人國家級二級心理咨詢師(社會工作者)李古月老師帶領社區工作者、志愿者、家長以及軍校部分老師們一起觀看了電影《沖出亞馬遜》教學記錄片,隨后李古月老師給學員家長們布置了五道觀影后心得題目,家長就此展開談論 :
1、影片中,胡小龍沒有合適的軍衣和軍鞋,對于胡小龍是否公平?
學員高智彥媽媽首先回答了第一個問題,她說:“沒有合適的軍衣和軍鞋對于胡小龍來說是公平的,因為這是由于胡小龍的自身條件所決定的,胡小龍身材矮小是其自身缺陷,與其周圍環境無關。延伸到生活中,我們要提醒自己和教育孩子不能改變所處的大環境,即社會環境 ,但我們可以試著改變自己。”
2、電影中有一個鏡頭,士兵接受長達6小時的高壓水槍訓練,而教官在享受牛排和紅酒,這是否公平呢?
來自于老河口市頗為叛逆的學員錢莊爸爸回答了第二個問題:“影片中的教官也是從小小的士兵開始做起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所以教官們享受生活是公平的,那是他們努力得來的,這個影片也告訴了我們先苦后甜的道理,家長和孩子不努力一樣過不上好日子。”
3、這部影片教官要求學員做到服從是否有必要?意義在哪里?
關于第三個問題,宜城厭學失學的學員何少川爸爸分享了他的觀點,“作為軍人,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這是毫無疑問的。在軍校,孩子們也應該像真正的軍人一樣,服從教官命令,聽從教官指揮。俗話講,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樹立服從意識,一個人才有敬畏之心,我的孩子過去沒有養成服從意識,所以才會我行我素,一意孤行,教訓極為深刻。”
4、電影播放中,當那位醫生女兒接受懲罰堅持不住的時候,校長父親并沒有上去拉她一把,而是說了一句:“麗娜,站起來,你不可以半途而廢。”對于這樣的教育家長有何所思所想?
因上網成癮已不上學的襄州學員杜威爸爸就第四個問題談了他的看法,“作為家長,保護孩子是職責,但是當孩子面對問題的時候,家長也應該放手讓孩子獨立處理,我們要多鼓勵,多指導,但一定不能代勞,否則孩子無法成長。”
5、電影里對于落后的5名士兵實施無權就餐并要求跑5000米的懲罰,你有何看法?
來自于武漢面臨中考的學員曹晨爸爸說:“落后就要挨打,不僅對當時的中國而言是這樣,對我們的學員也是這樣,只有不斷地鞭策才能更快的成長,才能領悟唯有積極向上才能更好生存的道理。學習不努力,就會掉隊落后,別人不懲罰你,今后你的人生命運也要懲罰你”
家長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舉一反三,分別找出父母教育孩子缺乏耐心、教育方法粗暴、自身示范作用差,放任自流等沖不出的“亞馬遜”問題,彼此都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也明白淺水留不住大魚,籠里養不出雄鷹,把屬于孩子的都給他自己,別總在后面嘮嘮叨叨,他自己的路,終歸得自己走,好成就都是拼出來的。意志、品德、胸襟等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過父母的說教等”顯教育“就能產生效果的,而是通過父母的行為即“潛教育”化進孩子的血肉里。讓孩子養成大襟懷的最好方式,就是父母能做好的榜樣。
聽完家長的發言后,胡校長做了簡單的總結:幸福生活是奮斗出來的!我們必須沖出自己的“亞馬遜”,當好“排頭兵”,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教導,然而錯誤的教育方式往往會適得其反。所以方法很重要,孩子在成長,家長也應該成長,共同進步,共同成長才能快樂生活。
這次的活動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家長有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成長,對于如何與孩子溝通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同時,我們還需要提升的是:我們西典人把“讓心理診療走進千家外戶,惠及尋常百姓”當作奮斗目標,把幫助更多的家庭擺脫教育孩子的困境作為前進的方向。我們將持續開展這類活動,期待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一起成長,一起進步,幫助家長做合格父母,讓更多的家庭和諧、美滿、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