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青少年厭學心理咨詢:父母該如何面對孩子叛逆厭學問題呢?孩子不聽話是家長們較為頭疼的一件事情,那么叛逆期的孩子該怎么管教,如何才能讓孩子不厭學呢?
襄陽孩子不上學,
襄陽孩子厭學怎么辦的小編來分享:
一我們需要了解孩子為什么厭學?
青少年厭學似乎成為了一個高頻詞匯,同時也是困擾家長和學校的重大難題,我們也從心理暗示說孩子厭學是因為沾染了壞毛病或是學壞了才導致的厭學,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到底是何原因導致孩子厭學呢?下面小編羅列出來了一些因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學習負擔過重
調查中,有85.38%的中學生對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包括家庭作業,要用3h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
有46.26%的中學生認為,老師布置的作業實在太多,多得難以承受;
有48.42%的學生認為作業雖多,但尚可承受;
只有5.32%的學生認為作業不多。
還有58.38%的學生認為理科教材過難,難以理解。
2、睡眠時間嚴重不足
我國規定中學生睡眠時間不得少于9h。這次調查發現,睡眠時間達到9h的中學生只占8.64%,高中生更少僅占6.59%,睡眠時間在8h的占28.74%,在7h的占50.83%,只有6h的占11.79。
3、考試焦慮
調查中發現,有91.11%的中學生對名目繁多的考試有程度不同的心理壓力。
有51.69%的學生認為,這些壓力來自同學之間的激烈競爭;
有41.20%的學生認為壓力來自家長;
來自老師的只占7.11%。
這些壓力使55.40%中學生在考試前有頭昏、腦脹、睡不好覺、復習緊張、心慌等現象。出現這些現象初中生(52.80%)高于高中生(51.80%),女中學生更為嚴重達61.37%。
4、青少年人際關系不正常
本次調查中發現,學生與家長之間關系不夠協調的占40.86%。其不協調原因:
有51.63%的中學生認為,父母對子女真實情況了解不夠,偏面追求高分,在學習上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有19.76%的中學生認為,父母只知道自己生活瀟灑,對子女學習生活關心太少;
還有21.40%的學生認為老師有偏心;
有33.97%的學生認為老師太羅嗦,對他們理解不夠,過多干涉他們學習與業余生活;
還有46.26%的學生回答,假如自己學習成績很好,也不太愿意幫助別人;
有38.79%的學生回答,即使愿意也要隨情緒而定;
有6.40%的學生則回答,普通同學愿意,競爭對手不愿意。
父母該如何面對孩子叛逆厭學問題?孩子總會長大,等到他們長到年紀,就會漸漸產生一種逆反心理。那么,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呢?
父母該如何面對孩子叛逆厭學問題:
父母和孩子進行溝通:溝通很重要,叛逆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很強,甚至很多時候有話不會主動去找家長傾訴,所以,家長要學會和孩子多交流,溝通。孩子會出現厭學的情緒是有很多原因的,可能是和同學相處不好,也可能是得不到老師的認可導致不喜歡老師,也可能是學習成績不好。
不同的厭學原因,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家長要先明白問題出現在哪里,所以,多交流,多溝通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才能對癥下藥。
減輕孩子壓力:有的時候,孩子壓力很大也會引起他們的厭學情緒。很多孩子會因為學業繁重,導致他們壓力過大,因此想要逃避,由此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所以,對于這類孩子家長可以適當減輕孩子的壓力,不要隨便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要多鼓勵他們。
幫助孩子對事物產生興趣:家長可以用一些激勵法或是辨析法讓孩子重新對學習產生興趣。對于每一個正常的孩子來說,要求學習本來就是一種需要,但是學習枯燥無味,必然會壓抑孩子的求知欲望,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改變不科學的教育方法:現在很多家長還是會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這一套教育方法,但是這樣教育孩子,時間長了,孩子會產生叛逆和厭學問題的。家長應該為孩子創造溫暖寬松的學習環境,采用科學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改變挑剔的眼光:很多家長更愿意在孩子取得一些成績后,來挑剔孩子,為的是不讓孩子驕傲。但其實,家長總是挑剔孩子,會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所以,家長要學會認可孩子,多鼓勵孩子。
放任自流:某些家長面對青春期孩子叛逆,在幾次教育而無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開始對孩子放任自流。孩子的言行、想法家長都不再過問、指導。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響,行為發生偏差,待到真的出了問題,才發現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