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陽戒掉孩子網癮讓他們親手采摘耕種體驗生活艱辛更好的熱愛學習,棗陽孩子迷上網絡怎么辦?襄陽心理咨詢專家提醒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很多孩子的父母在外工作,無暇顧及孩子的成長,并且從小與爺爺奶奶生活,缺少與父母溝通交流的機會,孩子在學校成績在下滑時沒有從積極的方面找原因而是產生了厭學情緒,選擇消極的方式———自暴自棄來生活。在外面把心玩散了,不再想重新回到學校了。
網絡本沒有好與壞,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網絡只是一種工具”的認識不夠清楚,自我無法控制,以致沉迷于網絡,對網絡上癮。當孩子網癮程度太嚴重,而且他自己已經不能控制自己時,及時送入啟志青少年成長學校是正確的選擇。
沉迷網絡的孩子一般都是自我封閉的,過分沉溺在自己創造的網絡生活中忽略了對周邊事物的觀察,這時我們會采取必要的心理疏導方式讓孩子回到現實。
上網本身沒有錯,但這種對網絡的需求程度達到自己控制不了的程度時,就會深刻的影響到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網癮一 定要戒。對于自制力不強的人群來說參加一些有益的體育活動可以有效的緩解自己對網絡渴求,因為活動會占據自己大量的時間,那樣就可以減少自己面對電腦的時間長度了。
在這里,戒網癮學校我們給學生提供了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讓孩子可以找到除了網絡以外的樂趣。對于網癮程度大的青少年來說,沒有電腦的日子是難熬的。但是若能找到另外的東西去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這無疑是可以戒除網癮的。
在個人衛生方面,我們有特配的生活老師去教導,指引孩子在生活上的問題。特訓學校里面自己洗自己的衣服,每天勤洗澡洗漱這些基本的生活要求。孩子在轉變過程中由一開始的極不情愿改變為積極主動地打掃自己的個人衛生,這一點我們都是可以看到的。
對于孩子怕吃苦的問題,只有真的嘗試什么是“苦”才知道自己的生活又多么美好,孩子對于“苦”的定義是淺顯的。認為平時跑跑步,洗洗衣服就是吃苦。但在轉化過程中,孩子可以主動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并意識到這些東西是對自己有好處的。
從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徹底走出來,與父母的關系逐漸轉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上有很大的自主性。在我校畢業以后,重返校園,完成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