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似乎家長和老師都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了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卻忽略了給孩子進行品德教育,但品德教育的缺失會對孩子未來的發展造成很多不利的影響。如何讓孩子養成好“品行”?點亮他前行的路。青少年心理咨詢,西典心理咨詢學校分享行為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品德教育缺失的危害
影響人際交往
如果孩子的品德培養出現缺失,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常常會以自我感受為中心,不注重別人的感受。
所有會在人際交往的處理上也會凸顯出很多的不足,很難做到樂于助人或者跟別人分享,如果不加以及時引導,就會容易被其他小朋友排斥。
無法收獲友情
如果孩子的品德教育缺失會使孩子很難收獲到珍貴的友情,如果不能收獲珍貴的友情,這會變成孩子一生的遺憾。
而年少時的友情是比較單純的,小朋友會非常重視友情的存在,如果孩子品德不良,就會讓友情受到傷害,無法被別的小朋友所信任。
孩子的性格形成形成偏差
如果孩子的品德缺失,孩子的心胸也會更加的狹隘,成長的格局也會受到限制,也會對孩子的性格成長產生非常消極的影響。
性格產生偏差的孩子不能夠大方欣賞別人,也無法從別人的長處中意識到自己的短處,從而就會使自己的能力停滯不前,所以說品德不良這個問題確實是不容忽視。
解決問題小技巧
(1)發揮榜樣的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法估量的,而一個正向的榜樣才能引導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但同時因為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會在不知不覺間把家長的壞習慣都給學會了。
所以,家長還是需要謹言慎行才是,那么孩子也能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成為一個品德高尚,討人喜歡的人。
2)耐心說服孩子
或許有些家長會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會覺得棍棒之下出孝子,但簡單的打罵并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如果家長能夠耐心說服孩子,才是最好的一種方法。
家長施行棍棒教育的話,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越來越嚴重,有些家長可能屬于沉默寡言的類型,無法完整地傳達自己的意思。
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借助一些外部的道具,比如說一些閱讀繪本或者是一些紀錄片,讓孩子明白自己到底想要成為怎么樣的人,孩子的正確意識一旦能夠建立起來,也能為后續家長的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3)做到賞罰分明
在孩子圓滿地完成任務之后,家長也要及時地給予鼓勵,但并不能為了怕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擊,就不去批評孩子,這個想法也是錯誤的。
犯錯的時候也要及時地懲罰,家長可以事先跟孩子商量好懲罰的措施,那么在采取懲罰措施的時候,孩子也會更容易接受。
但要明白懲罰并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之所以采取懲罰措施,也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正視錯誤,爭取在下一次遇到類似的情況時不要再次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