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在18歲之前,還是未成年人,需要監護人。意味著青少年缺乏自我行為的監督、辨認和控制能力,小孩出現網癮的情況,更多的原因應該追溯到家長、學校和社會的身上。”襄陽戒網癮學校,心理健康學校,心理咨詢學校在線分享青少年過度沉迷網絡主要跟幾個因素有關:
首先,主要與家長前期的教育方式有關。在傳統的教育中,家長過度強調學習成績,教養方式過于嚴厲,對孩子的期望值要求過高,孩子達不到時,父母往往以家長式權威對小孩過度壓制;如果父母親和孩子的關系長期處于領導與被領導,壓迫與反壓迫的關系,就容易導致孩子與家長的關系僵硬,甚至出現敵對的情況。以至于孩子對家長的意見聽不進去,越控制不讓他玩游戲,他就越要玩。
其次,跟應試教育的體制也有一定關系。現在大多學校教育的方式比較單一,校內校外的文化課學習太重,內容太單調而導致學生失去興趣,如果同學相處的關系也不好,就不容易從學校獲得快樂的體驗。弗洛伊德說過:追求快樂是人的本性。如果在現實中得不到快樂,壓抑不開心,孩子急需找到一個發泄的渠道。而手游又是一種極其廉價又便捷的娛樂方式,門檻低、容易上手,輕易滿足了孩子探索虛擬世界的愿望。
另外,網絡也經常出現一些黃色、暴力的東西吸引孩子。傳統對性的教育比較保守和壓抑,家長缺乏給孩子做性知識教育。12~13歲青少年正值青春發育期,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急劇變化,開始對性感興趣。這是正常的心理需求,家長應該適當的引導,如果過分壓抑會導致心理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