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五夜,一段拯救生命與心靈的生死接力賽跑!
“傳奇”少年設難題
2018年9月18日,軍校從湖北省安陸市“強制”接來了一位17歲的“傳奇”少年,說他傳奇,一是上高中的他半年有余沒去學校上學;二是網上玩游戲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覺,不吃飯,不與家人說一句話;三是他曾在湖北省宜昌市一家心理學校接受三個月訓練回去后依然“我行我素”;四是因不服當醫生的父親管教,與父親“拳腳相加”。他從來到軍校那天開始,就給全體老師教官來了一個“下馬威”--絕食。
因他之前已知道類似學校的管理模式,因被“強制”送來,盡管對家人心存怨恨,但卻不與老師教官正面“對抗”,要么沉默不語,要么軟磨硬泡,一連兩天不吃不喝,目的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達到要挾老師教官讓他回家繼續過他“樂哉悠哉”日子。老師給他倒水他不理不采,為他找來零食他咬緊牙關,為了平復他的情緒,老師教官們只好找來其他的學員日夜陪著他。第三天下午,他依然滴水不進,大家擔心他脫水或內臟器官衰竭又帶他到村衛生室輸液,醫生好說歹說花了二個多小時好不容易把針打進去,可剛打了不到半瓶,他立馬把針拔了出來,用針把胳膊劃得鮮血直流,并且瞪著眼睛:“你們不讓我回去,我就死給你們看!”包扎完他的傷口回到學校,把他安頓好后已是深夜時分。軍校的老師教官這一夜沒有合眼,他們在和死神賽跑,如果孩子因為我們的工作不到位,出現任何傷害死亡,我們如何向家長交待。面對此情此景,醫生們出于好意建議道:“說也說了,教也教了,也給他打針治療了,按說,你也盡心盡力了。人命關天,實在不行,你就讓他的家人把他接回去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然有任何閃失意外你是吃不了兜著走”。面對生與死,一絲絲恐懼油然而生,如果有任何意外,不僅孩子生命不保,而且與家庭、學校、社會是一件“捅天”的事。想到這里,老師教官們也想到一推了之,但轉念一想,家長不正是已到“焦頭爛額,山窮水盡”才求助我們的嗎,如果我們再知難而退,一推了之又怎好對家長和孩子成長負責呢。
智慧教師巧“將軍”
軍校有一位深受同學們喜愛,像大姐姐一樣關愛他們的美麗心理女教師李古月,同學們給她取了個愛稱“老李”。
一連幾天,從小到大從沒有經歷過生死考驗的她,這時也有些撐不住了,好在她有一個信念:事在人為,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有責任心,一定會把他從死亡線上拉回來。于是,她多了一些定力和靜氣,不慌不忙地一邊安排人24小時不間斷地守護他,另一邊每天找他聊天,每到吃飯時不厭其煩的把飯和水端到他的面前,為了做好他的心理疏導工作,李老師每天都保持著與他父親的聯系,及時了解他在家的飲食起居情況,喜怒哀樂的心理特點,還有特長愛好什么的。
一分鐘、一秒鐘,每分每秒都是煎熬,都是考驗!
第五天,他已經出現昏迷失語等癥狀,成敗在此一舉,軍校通知他父親趕到學校一同做思想工作,并做好了最后送醫院搶救的一切準備。他父親到軍校后,心急的他先是給他強制吃藥,無果!喂飯,不吃!一時間,空氣似乎窒息一般……
猛然間,李老師突然想到他有下象棋的愛好,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李老師安排他父親與他下棋,這下他倒沒拒絕。忽然李老師一個閃念,好像他爸爸說過,過去只要父子倆發生“沖突”時,父子倆以下棋結果定勝負,何不讓他與爸爸之間為吃飯的事來分個勝負呢。想到這里,李老師覺得有些好笑,但此時在沒有其它辦法的情況下,只好“死馬當著活馬醫了”。不曾想,最后他輸給了爸爸,按照原先定好的“誰贏了誰說了算”的規則,他只好乖乖地吃飯去了......
“多管齊下”同努力
五天五夜地守護,他倒清醒了,李老師卻近乎癱倒在地。
隨后的日子,李老師趁熱打鐵,讓他宣泄心中對學業、家庭、父母的負面情緒,采用的催眠技術處理他對網絡的過分依賴,陪他看電影《網絡媽媽》明白學業的重要性,每天朗誦《弟子規》,學唱《父親》的歌曲理解父親的苦心,找來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分享人活著的價值和意義......,一個多月的努力,他開始改變了,人也精神了,開朗了,在給父親寫的信中表達了對自己過往犯下錯誤的懺悔,請求父親原諒他并表示要在軍校好好鍛煉。“起死回生”的他更懂得生命的可貴,他拉著李老師的手說:“李老師,是你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你對我這么精心周到照顧和關懷,我再不好好努力,我還是一個人嗎!?”
解鈴還須系鈴人!“問題孩子”來自于“問題家庭”,軍校把他的父母請到軍校,采用家庭系統排列的方式呈現了他家的親子成長模式,原來,從小時,他爸爸媽媽一同開辦了一個私人診所,創業初期,苦于資金、人脈、技術,一切從零開始,那些日子,兩人起早貪黑,灰頭士臉,天天忙得不可開交,即便這樣也是入不敷出,捉襟見肘。那幾年夫妻倆天天忙前忙后,根本沒有精力和時間管孩子,雖然給讓孩子吃飽穿暖,但孩子的心靈成長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以至于孩子沉迷游戲不能自拔,而每每此時,爸爸主要采取的是打罵體罰,而媽媽總是“順其自然”,結果孩子愈玩愈烈,每天能玩二十多個小時,勉強上了個初中,高中剛上個高一,就因為玩游戲而“半途而廢”,為了幫助兒子戒掉“網癮”,重返校園,他們先后到孝感、武漢、廣州等十多家診所、醫院、心理機構、專門學校對孩子進行心理咨詢和訓練,然而都“無濟于事”。在家庭排列現場,這個家庭“四分五裂”,“水火不容”,看到這個場景,一家人心里像壓了一塊大大的石頭,經過引導和調整,爸爸面對兒子滿臉的愧疚:“兒子,爸爸過去的確錯了,沒有很好地去關心你、理解你、尊重你,以至于你同爸爸形同陌路,貌合神離,爸爸今后一定在工作之余,好好與你交朋友,知道兒子想什么,需要解決什么問題。”站在爸爸眼前的兒子慌忙扶著爸爸,深深地給爸爸鞠躬:“爸爸,我錯了,我不該不聽你們的話,天天上網玩游戲,耽誤了學業,你們放心,我會努力改正,不斷進步的。”媽媽在一邊不停地抹著眼淚。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在心理老師的話語中,一家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心理學中有一種說法,行為形成習慣,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軍校老師教官針對他懶散、粗心、脆弱、逃避、丟三落四、不懂感恩、半途而廢等心理問題,讓他自己洗衣,培養他的勤勞;讓他反復疊軍被,培養他的細心;讓他天天練字,培養他的毅力;讓他帶好新戰友,培養他的擔當;讓他自己做飯,培養他的感恩之心;讓他每天晨跑,培養他堅強意志。
在軍校每天忙碌但充實的生活不僅在無形中改變了他的不良行為,而且讓他整個人都充滿了“正能量”,不再像以前那樣迷惘。為了培養他的責任心以及自我管理和管理班集體的能力,李老師把他推到了副班長的崗位上,剛當了兩天,他便找到老師“撂攤子”說不干了,問其原因,他說,真是太累了,事干了一大堆操心不落好,什么學員的被子沒疊好班長要找你,作業沒完成,老師要訓你,口號喊不響,教官要罰你等,天天挨批哪有心思干工作,李老師和他一起分析,是他工作的不到位,才造成了目前“被動”的局面,改變的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勇于承擔,堅決改正,老師相信你。同時,細心的李老師私下給相關的老師教官交待多給他一些鼓勵和支持。一個星期后,在他的調教下,班集體精神喚發,斗志昂揚,軍訓、內務、學習樣樣走在了前面,班集體獲得流動紅旗,他被評為“感動西典”的優秀班長。直到這時,他才真正知道李老師的良苦用心“天將降大任于欺人也,必先苦其心智……”。
有反思的生活更幸福!經過軍校的訓練和沉淀,他意識到自己過去“自私”的自由不是真的自由,一個人只有“自律”才能真正獲得自由,自己是家庭重要的一份子,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家庭負責。他給自己定下了“今日軍校歷練,明天重拾學業”的目標,并且用實際行動向所有人證明他正朝著目標不斷邁進。
【 啟示與思考:很多孩子會在人生的道路上暫時迷路,他們會感到迷惘、恐懼、不知所措,也許會做出過激的反應來維持內心的“舒適圈”,家長和老師作為孩子的指路明燈,更要摒棄自己恐懼和擔憂,用溫暖、愛和耐心去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每個孩子們的內心都住著魔鬼和天使,“問題”孩子們也許只是被惡魔暫時占據了上風,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排擠和逃避,而是應該面對,理解,溫暖,感化擁抱這個“惡魔”, 最終讓“惡魔”變成天使。】